目前分類:網路好文分享 (5)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在網路上看到這篇文章,覺得不錯,轉載過來分享囉~~

 

老婆其實就是天使

黃子曜寫於 2010年6月27日 17:50
一位朋友,覺著老婆越來越懶惰自私,脾氣也一天比一天暴躁。因此,他們天天吵架,吵到最後,朋友有了外遇,結果很簡單,停妻再娶。他的前妻也很快就嫁了。因為沒有孩子,他們各自進入新的婚姻都比較順利和適應。

這朋友在婚後,先前的第三者變成了後妻,溫情也開始消失殆盡。他的家裡,又開始跟以前一樣了,動不動就吵聲不斷,後妻連家務也不做,還得朋友裡裡外外收拾。朋友覺得自己命不夠好,找的老婆一個不如一個,為此天天唉聲歎氣。

直到有一天,偶然機會,在一個飯局上碰到前妻的現任丈夫。兩個男人原本無話,客套寒暄後,幾杯酒下肚,他終於忍不住,詢問人家的婚姻狀況。那男人相貌普通,說話卻擲地有聲:她是個很好的女人,特別溫柔體貼,家務全包,還那麼疼我,對我的親戚朋友也是該豪爽就豪爽,該關心就關心。這樣的女人,真是不多了。

朋友說,當時就覺得腦袋“嗡”地一下,心說,她有那麼好?自己怎麼就沒發覺呢?這些話,是他要面子糊弄我吧?

不久之後,巧的很,朋友在超市買東西,,遠遠看見前妻與她的現任丈夫。朋友躲在一邊觀察良久,終於確認,他們很幸福。那種幸福,刻在前妻的如花笑顏裡,藏在她身邊那個男人的溫情擁抱裡。

看來老婆是天使還是巫婆,全靠男人來塑造。女人嫁給好男人,嫁的那刻,是下了決心跟男人好好過日子的。她的選擇會讓她有得到也有失落,她可能因此而永遠錯過了更好更愛她的人,而如果她做出這樣的奉獻後男人還不珍惜她,把她當老媽子使喚,那女人就真變成老媽子了。

所以,要想讓老婆永遠是天使,就要先把她當天使來對待,即使她的長相和脾氣不像天使,但你真把她當了天使,她就會給自己天使的性情,慢慢變成天使。
沒有天生的巫婆,只有後天的黃臉婆。一個對女人不尊重的男人,一個不懂的女人的男人,他看不見天使,只能碰上巫婆。

雖然在婚姻中,忍耐是一種美德,但如果有愛,就不存在忍耐,而只有寬容。當你看著自己的女人橫豎不順眼時,她便也不在乎做巫婆了。所以,如果想要一個天使女人,就先把她當天使供在心裡吧。因為,這世界上每一個被叫做“老婆”的女人,都有成為天使的潛質。你會發現,原來,你態度的轉變,可以造就出一個真正的天使。

這是創造,也是維護,比忍耐更容易做到。

其實老婆是什麼? 從前的路人.... 以前的朋友.... 現在的伴侶.... 生活的搭檔.... 感情的知音.... 一輩子的總結。女人是一架鋼琴,遇到一位名家來彈,奏出來的是一支名曲;如果一個普通人來彈,也許會奏出一條流行曲;要是碰上了不會彈的人,恐怕就不成歌了。婚姻的比喻大致如此。 做一個好女人真的好難,所謂好女人不單單是做個好母親!還應該是個好妻子!好兒媳!正所謂一人難稱百人心,真是做到面面俱到......好難!冥冥中一切自有安排,一切隨他去吧,珍惜擁有的,把握好今天,就夠了!一個人的力量其實很有限,生活中有很多東西我們都不能改變,那就嘗著改變一下自己吧!而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笑了她也就笑了。

有些人因前世磨曆了很多災難,共渡了艱苦時光,所以在今生的茫茫人海隨便一指就能認出她的唯一;而有些人因前世的互責排斥恩怨糾纏,所以今生必須接受尋覓的苦難,承受風雨的洗禮才能再度攜手。
 
兩個有情人實不容易。有些必須面對流言蜚語,有些必須面對眾叛親離,有些必須面對世俗壓力,有些必須面對生死抉擇……但不管怎麼樣兩個人的世界就是天堂,兩個人的生活就是願望。

太多的美好鏡頭其實是兩個人走到一起的理由。難道面對生活的瑣事和不愉快的口角就能割捨曾經的愛戀和拋棄信誓旦旦的諾言?  

兩個人真想相約黃昏看人生夕陽。請切記:愛是責任,情是包容!

謹以此文獻給已為人妻和即將為人妻的天使們

hsieh 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無意中看到轉載,過來分享囉~~
 
一人一半,才是(伴)
文╱王偉忠

陶子重義氣,她要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她要我談一談婚姻感情,就談吧!反正我也到了開口說話會帶點道理,但年輕人聽不進去的年齡。

我跟太太戀愛八年結婚,婚後十七年,總共認識了二十五年。這麼長的時間日夜相伴,身旁偶爾沒有她,感覺很爽,倘若此後一輩子沒有她,萬萬不可。

像前一陣子看到一則意見調查,問年輕女孩,家人、父母、孩子、老公與事業,如果硬要抉擇,會先放棄哪個?

女孩選了選,先放棄了事業,然後家人、父母,剩下老公與孩子難以抉擇,最後選擇放棄孩子、留下老公,理由是家人、父母、孩子最終都會離開身邊,但老公會是終身伴侶。很殘酷、但也很真實。

中國字的寓意深遠,「伴」,就是一人一半,湊在一起才完整。

現今許多人適婚卻不婚,老人家看了奇怪,過去從沒發生過類似狀況。這現象代表五、六十年來沒有戰亂、年輕人長大過程中享有家庭溫暖與親情支援,因此認為單 身也能過得很好,不論敗犬或是單身貴族,不覺得非要個伴,是歷史上首度可以一個人過日子的平安歲月。衰老未至,沒有歲月的壓力,等年齡到了,開始覺得孤 獨、害怕孤獨,想找個人分享,還是需要個伴。

若要進入婚姻,套一句不負責任的老生常談,要靠緣份,除了緣份以及感性的感覺,還要理性的選擇。婚姻確實需要理性,如果女兒論及婚嫁,我一定要求要看看對方家庭,什麼樣的家庭會養出什麼樣的孩子,當然,也有破碎家庭的孩子更努力維繫自己的幸福家庭,但一定要仔細觀察。

而另一個老生常談就是婚姻需要兩個人有相同的價值觀,但這不是說「我喜歡的你一定要喜歡」,而是「我不討厭你喜歡的」,就可以了,兩人可妥協,可退讓,願意試著接觸自己本來討厭的,看看是否真那麼不能接受,有這樣願意妥協的心情,比較容易維繫感情。

而婚姻與愛情最大的不同,在於願不願意改變。願意為了對方改變自己,是真愛,從頭到尾都不想改變自己,這段感情充其量只是對方愛你。

戀愛是短暫的交會後很想在一起而開始,很想閃的結束。開始時乾柴烈火,講究原汁原味,眼前的他什麼都好,是全天下最酷的、最美的,不需要改,但等到愛情疲了,才發現這人酷到不近人情、美得過於臭美、連刺青的位置不對,趕緊推給個性不合閃人。因此戀愛講究的是如何好聚好散

進入婚姻,當然還是會有許多衝突,學習重點是「相處的藝術」。男生該學的第一課就是上廁所必須掀馬桶蓋,一開始改變很不習慣,後來融入身體,像吃飯喝水一樣自然。

但最近老婆說不只要掀蓋子,尿完還希望我拿衛生紙擦擦馬桶周圍留下來的「遺跡」,按照過去的脾氣,一定就「老子愛….」,但現在的我會聽太太的意見,因為「愛」字裡有個心,不是光用腦想著該送什麼禮物給她,要用心。

太太也改變不少,她不喜歡戶外活動,婚前知道我愛潛水、跟著背起十幾公斤重的空氣瓶跳進海底求生,這麼愛美的她怕晒黑、塗防晒油塗滿臉,一回頭、嚇一跳,怎麼來了個歌仔戲花旦跟我一起玩。

婚後我又想潛水,她就說「不必了」,理由是家裡有孩子,不宜從事太危險的活動。

以前一個人在台北發展,要自己照顧自己,還要爭名奪利,不自私很難在短時間之內成就自己。結婚之後學著喊太太的媽媽「媽!」,有食物,不能先放進自己嘴 巴,要顧著妻小先吃。我開始懂得心疼與珍惜,因為太太很好,捨不得讓她不舒服、捨不得讓她傷心,這些捨不得讓我自然學會了讓、學會了愛,也自然的改變自 己,從自私變成大方。

婚姻的路是每天類似的風景,同樣的過程、淡淡的,要相處得好,真得靠慧根,所以找對象不能光想找個腿長奶大的辣妹,或是像金城武的帥哥,要找個讓自己想起他來心裡甜甜的,回頭一看,那人就在燈火闌珊處,這就是最好的對象。

而所謂另一半,也不是一開始就契合,是在修正中不斷的磨合,你多一點我少一點,像拼圖一樣拼在一起,才能一起過一輩子。

當然,歲月無情,人生最終還是分離。像我媽媽十六歲嫁給爸爸,相守相愛了一輩子,爸爸十多年前過世之後,媽媽真像少了一半,常凝望遠方,像爸爸就在天的那 一邊,令人感傷。但人生如果少了婚姻、少了隨之而來的酸甜苦辣生老病死,少了孩子延續家的價值與感情,真會少掉很多滋味。 

hsieh 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hsieh 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短片看了以後感到很震撼,跟大家分享囉~!!

hsieh 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富翁的屋簷 

有位善心的富翁,蓋了一棟大房子,他特別的要求營造的師傅,把那四周的屋簷建加倍的長,以使窮苦無家的人,能在其下暫時躲避風雪。

房子建成了,果然有許多窮人聚集在屋簷下,他們甚至擺起攤子做買賣,並生火煮。嘈雜的人聲與油煙,使富翁不堪其擾,不悅的家人也常與寄在簷下者爭吵。

冬天,有個老人在簷下凍死了,大家交口罵富翁的不仁。
夏天,一場颶風,別人的房子都沒事,富翁的房子因為房簷特別的長,
居然被掀了頂,村人都說是惡有惡報。重修屋頂時,這次富翁只要求建小小的房簷,富翁把省下的錢捐給慈善機構,並另外蓋了一間小房子。

這房子所能庇蔭的範圍遠比以前的房簷小,但四面有牆,是棟正式的房子。許多無家可歸的人,也都在其中獲得暫時的庇護,並在臨走前,問這棟房子是哪位善人捐蓋的。
沒有幾年,富翁成了最受歡迎的人。即使在他死後,人們還繼續受他的恩澤而紀念他。為甚麼同樣的善心,卻有有那麼大的不同?
故事中富翁的一片善心,從被認為是為富不仁、惡有惡報到變成是最受歡迎的人,這中間的變化是甚麼因素造成的?
是大房簷與小房子的差別嗎?
還是其中的用心有甚麼不同?
是甚麼原因讓富翁被責備為富不仁、惡有惡報?
又是甚麼原因讓富翁被感激與紀念?
答案在----
寄人簷下的感覺和生活在獨立房子中的感覺不同!!!
你知道生活在富翁的大房簷下,那些窮苦的人們會得到哪些的感受!!!
而生活在獨立受尊重沒有比較的房中,那些窮苦的人們又會有哪些感受!!!
在家庭中,甚麼樣的狀況是等同於寄人簷下?
事事都要依靠你?
不放心孩子處理事情?
常常要看臉色辦事?
還是……。
甚麼樣的狀況是有獨立的空間?
給予清楚的目標?規範內自主,給予做事的空間?
還是以核心價值交付責任,啟發能力與成長?
還是以願景、使命激發自覺與承擔?
還是……。
媽媽甚麼事都安排好,小孩子無法獨立;
 
"屋簷"伸太長,一片好心變成為富不仁,
「獨立小房子」卻變成最受歡迎的人,這中間的差別值得我們深思!!!

為善的本質是甚麼?
教育最終的目的是甚麼?
看完以後......醒思了一番.
 

hsieh 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