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逛網路的時侯,不經意看到了一位媽媽的文章,她的文章,令我重新思考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轉載過來,與各位爸爸媽媽分享:

日前看見好多人都在討論〝十二年國民教育〞,雖然一樣是十二年,但還是有〝向下紮根〞與〝向上發展〞之分。

因為我現在人在美國,我所以我看到美國是〝向下紮根〞的教育模式;反觀,這次政府所推動的是〝向上發展〞的教育政策。如果小孩能從小〝在遊戲中學習〞讓他們進而喜歡學習,從喜歡學習而自動學習,比起硬逼著學習來的好吧!〝向下紮根〞的教育模式,可以讓孩子能快樂、自動的學習;〝向上發展〞的教育模式,或許只是硬逼著孩子接受全方位的學習,等高中畢業19歲了,還分不清楚自己將來要走的路是什麼?也還不知道自己究竟擁有哪些特質?

您知道嗎?在美國,小孩年滿五歲就必須進入政府規定的常規教育體系讀書。曾經到他們學校參觀過,孩子都是在快樂中學習、在遊戲中學習,如果老師認為某位學生的學習狀況超出目前所學,就可以讓孩子越級學習,讓孩子早早發現他的興趣與專長。這是台灣看不到的。在美國,如果孩子的父母每個月的薪水未達美金2300元,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是免費的,包括:上下學校車接送、免費午餐供應等等。所以在美國月薪未達2300元的國民視同貧戶,政府讓他們擁有免費的受教權。而孩子的學習從五歲到高中教育都是政府買單。這也是台灣看不到的。

我會有這些資訊,並不是我崇美,而是因為我有三個孩子,旅居美國一年,對美國這裡的教育做了一些了解。

記得孩子在學校讀書時,有大愛媽媽向學生們講述〝口足畫家謝坤山〞的故事,我曾經與老師們和大愛媽媽聊過,這樣的勵志故事在低年級是相當受用的,純真的孩子他們的感想莫過於:他好棒喔!即使沒有了手,他還是可以畫出美麗的畫、他不是生下來就沒有手,是後來發生意外才沒有手,結果他也沒有因此變得灰心,他好勇敢喔!等等.....

相對這個故事用在中、高年級上,反應就冷漠了許多,尤其年紀越大反應越差,甚至會出現:我又不是他,我也不可能是他、我不會這麼倒楣、那一定是他曾經做了壞事才會被懲罰讓他變成沒有手.....等等,聽了真叫人心寒!一個不想讀書的孩子,硬逼著他必須受教育到19歲,不會很殘忍嗎?如果您是讓孩子提早入學,讓孩子在遊戲中學習、在快樂中求學,再慢慢引導到正規的學習環境會不會更好呢?

再則,請重視教育的預算的編列,國家的根本是教育,不是武力。與其花錢購買他國即將退役的軍事武器,還不如將預算用在教育上。實在該請那些官員好好的查查鄰近國家,例如:日本、韓國、新加坡....看看他們的教育預算編列是多少?相信一定比我們台灣多很多。

我贊同〝十二年國民教育〞,但是是〝向下紮根〞的教育體系,而非〝向上發展〞的教育政策

看完這篇文章,開始省思當初要芝瓴去上育仁的心態,也就是要她"向上發展",而她小小年紀的叛逆抵抗到最後無力的呻吟,也不就是在為自己爭取那小小的快樂,還好...我們即早悔悟,將她帶回快樂童年裡~

與各位分享囉~若有機會再一同切磋切磋對孩子教育的觀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sieh trac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